• bān
  • jīng
  • guǎn

班荆馆 班荆馆,汉语词汇,拼音bān jīnɡ ɡuǎn,是指五代和宋时设在京郊用以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出自《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班荊館的读音 班荊館的意思


拼音读音:bān jīng guǎn]
汉字注音:
简繁字形:班荆馆

基本解释

五代和宋时设在京郊用以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

班荆馆

班荆馆,汉语词汇,拼音bān jīnɡ ɡuǎn,是指五代和宋时设在京郊用以接待外国使臣的宾馆。出自《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班荊館”的单字解释

班字的详细解释】:1.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大班。作业班。进修班。2.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班。晚班儿。值班。日夜三班。3.军队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排。4.旧指戏班,也用于剧团的名称:班规。搭班。三庆班。5.a)用于人群:这班姑娘真有干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你搭下一班飞机走吧。公共汽车每隔四分钟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班车。班机。7.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8.姓。

荊字的详细解释】:古同“”。

館字的详细解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