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在吴越争霸战争中,越军在笠泽(又作囿,今江苏吴江一带)击败吴军的一次著名江河进攻作战。


笠澤的读音 笠澤的意思


拼音读音:lì zé]
汉字注音:ㄌㄧˋ ㄗㄜˊ
简繁字形:笠泽

基本解释

1.即松江。 2.指太湖。

笠泽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在吴越争霸战争中,越军在笠泽(又作囿,今江苏吴江一带)击败吴军的一次著名江河进攻作战。


“笠澤”的单字解释

笠字的详细解释】: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斗笠。竹笠。草笠。

澤字的详细解释】:[zé]1.水聚匯處。2.稱水草叢雜之地。3.雨露。4.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5.濕潤;滋潤。6.光亮;潤澤。7.化妝用的脂膏。8.恩德,恩惠。9.指施恩德。10.影響。11.俸祿;祿位。12.搓揉;摩挲。13.指洗滌。14.汗衣,內衣。後作“襗”。15.宮名。16.指澤蘭。17.同“”。選擇。18.姓。[shì]1.同“”。鬆散,解散。2.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