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虏 索虏是汉语词语,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宋书》有《索虏传》。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
索虏的读音 索虏的意思
拼音读音:suǒ lǔ]
汉字注音:ㄙㄨㄛˇ ㄌㄨˇ
简繁字形:索虜
基本解释
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
辞典解释
索虏 suǒ lǔ ㄙㄨㄛˇ ㄌㄨˇ
南北朝时,北朝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南朝人嗤之为「索虏」。
也称为「索头」、「索头虏」。
索虏
索虏是汉语词语,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宋书》有《索虏传》。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
“索虏”的单字解释
【索字的详细解释】: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索。绳索。麻索。绞索。铁索桥。2.姓。3.搜寻;寻找:搜索。遍索不得。4.要;取:索取。索还。索价。5.孤单:离群索居。6.寂寞;没有意味:索然。
【虏字的详细解释】: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2.俘获的人。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