缿筒 缿筒,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赵广汉〉。缿筒,汉代人民到官府举报、告状时用到的器具,状如瓶,长颈、小孔,可入而不可出,人们将记载着别人罪行的书简投入缿筒。
缿筒的读音 缿筒的意思
拼音读音:xiàng tǒng]
汉字注音:ㄒㄧㄤˋ ㄊㄨㄥˇ
简繁字形:
基本解释
1.见"缿筩"。
缿筒
缿筒,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赵广汉〉。缿筒,汉代人民到官府举报、告状时用到的器具,状如瓶,长颈、小孔,可入而不可出,人们将记载着别人罪行的书简投入缿筒。
“缿筒”的单字解释
【缿字的详细解释】:1.扑满(旧时积钱的瓦器)。2.古代接受告密书信的瓦器。
【筒字的详细解释】:1.粗大的竹管:竹筒。2.较粗的管状器物:笔筒。烟筒。邮筒。用铁皮卷个筒。3.衣服等的筒状部分:袖筒儿。袜筒儿。长筒靴。也作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