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
《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餽赠。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唐.孔颖达.正义:「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
贿赂。古代行贿恐怕为人所知,故以草苇包裹掩饰。
《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苞苴流行,财入公辅。」
【苞字的详细解释】:1.花没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小叶片:花苞。含苞未放。2.丛生而茂密:竹苞松茂。
【苴字的详细解释】:[jū]1.大麻的雌珠,开花后能结果实。2.鞋里垫的草。[chá]浮草,枯草:“如彼栖苴”。
联中的“馈遗”、“苞苴”是指贿赂送礼。
私通粟帛,易敌参貂,藉是苞苴,为安身之窟。
于号讳之辰,遽甘滋之品,当惟新之始,绝苞苴之贡,忠孝两忘,敬爱俱尽。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因而他招权纳贿,只敲旗人竹杠,却不受汉人苞苴。
行贿之事古已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写下“苞苴竿牍”一词,也就是指送礼之人附上书信要求办事,这一现象于今已愈演愈烈。
皆人间清要之官而招权纳赂,欺世盜名,或于任所阳为廉洁,而阴受苞苴。
杜大哥这么义正言辞的话引起了围观者的拍手称好,这时候倒显得我是那种苞苴公行之人了。
讵知候补人员皆视厘局为利薮,钻营者有之,奔竞者有之,甚至贿赂公行,苞苴迭进,差一到手便以为此乃生财之地,机会不可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