蠵龜的读音 蠵龜的意思
蠵龟 蠵龟,学名:Caretta caretta (Linnaeus, 1758):是海龟科蠵龟属的一种动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体长100-200厘米,体重约为100千克。头较大,宽约15厘米;上、下颌均具极强的钩状喙。头部背面具有对称的鳞片,成体背部无棱。背部表面覆以角质盾片,呈平铺状排列,背甲呈心形,背甲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每侧甲桥处有下缘角板3块。腹角板、股角板、肛角板依次渐狭。四肢扁平呈鳍足状;前肢大,后肢较小,内侧各有2爪,比绿海龟多1个爪,适于游泳;长成后或具1爪。尾巴较短。背部棕红色或褐红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褐色斑纹,腹部柠檬黄色或黄色。 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特别是头足类动物、水母和其他无脊推动物,偶尔吃鱼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喜欢在珊瑚礁、大陆架或是长满褐藻的浅滩中觅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内温水海域。中国南海、东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龟。体大,分为大西洋蠵龟和太平洋蠵龟2亚种。
- 蠵
- 龜
“蠵龜”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xī guī]
- 汉字注音:
- ㄒㄧ ㄍㄨㄟ
- 简繁字形:
- 蠵龟
- 是否常用:
- 否
“蠵龜”的单字解释
【蠵】:〔蠵龟〕爬行动物。龟的一种。体大,长约1米,背面褐色,腹面淡黄,头部有对称的鳞片,四肢呈桨状,尾短。生活在海中。
【龜】:[guī]1.動物名。爬行綱龜鱉目龜科。身體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頭似蛇,四肢短,頭、尾和腳都可縮入甲殼內。行動遲緩,性耐飢渴,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其肉可食,殼可入藥。古時常灼龜甲以占卜,故稱為“靈物”。2.罵人的話。唐朝樂戶戴綠頭巾,後因龜的頭部亦為綠色,故用以比喻開設妓院的男子,及妻子不貞的人為“龜”。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八•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天津之妓》:“北幫女閭自稱曰店,其龜、鴇曰掌櫃。”3.二一四部首之一。[jūn]皮膚因寒冷或過分乾燥而出現裂痕。同“皸”:“龜裂”。《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qiū][龜茲]國名。漢代西域國之一。在今中国新疆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蠵龜”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海中的大龟。辞典解释
蠵龟 xī guī ㄒㄧ ㄍㄨㄟ 海龟的别名。参见「海龟」条。
德语 Unechte Karettschildkröte
网络解释
蠵龟
蠵龟,学名:Caretta caretta (Linnaeus, 1758):是海龟科蠵龟属的一种动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体长100-200厘米,体重约为100千克。头较大,宽约15厘米;上、下颌均具极强的钩状喙。头部背面具有对称的鳞片,成体背部无棱。背部表面覆以角质盾片,呈平铺状排列,背甲呈心形,背甲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每侧甲桥处有下缘角板3块。腹角板、股角板、肛角板依次渐狭。四肢扁平呈鳍足状;前肢大,后肢较小,内侧各有2爪,比绿海龟多1个爪,适于游泳;长成后或具1爪。尾巴较短。背部棕红色或褐红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褐色斑纹,腹部柠檬黄色或黄色。
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特别是头足类动物、水母和其他无脊推动物,偶尔吃鱼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喜欢在珊瑚礁、大陆架或是长满褐藻的浅滩中觅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内温水海域。中国南海、东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龟。体大,分为大西洋蠵龟和太平洋蠵龟2亚种。
基本解释
海中的大龟。辞典解释
蠵龟 xī guī ㄒㄧ ㄍㄨㄟ海龟的别名。参见「海龟」条。
德语 Unechte Karettschildkröte
蠵龟
蠵龟,学名:Caretta caretta (Linnaeus, 1758):是海龟科蠵龟属的一种动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体长100-200厘米,体重约为100千克。头较大,宽约15厘米;上、下颌均具极强的钩状喙。头部背面具有对称的鳞片,成体背部无棱。背部表面覆以角质盾片,呈平铺状排列,背甲呈心形,背甲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每侧甲桥处有下缘角板3块。腹角板、股角板、肛角板依次渐狭。四肢扁平呈鳍足状;前肢大,后肢较小,内侧各有2爪,比绿海龟多1个爪,适于游泳;长成后或具1爪。尾巴较短。背部棕红色或褐红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褐色斑纹,腹部柠檬黄色或黄色。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特别是头足类动物、水母和其他无脊推动物,偶尔吃鱼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喜欢在珊瑚礁、大陆架或是长满褐藻的浅滩中觅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内温水海域。中国南海、东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龟。体大,分为大西洋蠵龟和太平洋蠵龟2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