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 袁盎(约前200年—前150年),《汉书》称爰盎,字丝,汉初楚国人,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 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事,不能有僭越行为。为人敢言直谏,后因此触犯汉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汉景帝即位,吴楚七国叛乱,袁盎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官拜太常,出使吴国。叛乱平定后,封为楚相。后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遭到梁王忌恨,为刺客所杀。 (概述图袁盎像取自清代修《安徽潜县袁氏宗谱》)
袁盎的读音 袁盎的意思
拼音读音:yuán àng]
汉字注音:ㄩㄢˊ ㄤˋ
简繁字形:
辞典解释
袁盎 yuán àng ㄩㄢˊ ㄤˋ
人名。(西元前?~前148)字丝,西汉楚人。文帝时为郎中,以建言有名。景帝时与鼌错有隙,吴楚反,帝用盎谋诛错,拜盎为太常。后因事为梁王所怨,被刺而死。
袁盎
袁盎(约前200年—前150年),《汉书》称爰盎,字丝,汉初楚国人,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
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事,不能有僭越行为。为人敢言直谏,后因此触犯汉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汉景帝即位,吴楚七国叛乱,袁盎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官拜太常,出使吴国。叛乱平定后,封为楚相。后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遭到梁王忌恨,为刺客所杀。
(概述图袁盎像取自清代修《安徽潜县袁氏宗谱》)
“袁盎”的单字解释
【袁字的详细解释】:姓。
【盎字的详细解释】:1.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2.洋溢;盛(shèng):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