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的读音 隆中對的意思
隆中对 (文学作品)《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 隆
- 中
- 對
“隆中對”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lóng zhōng duì]
- 汉字注音:
- ㄌㄨㄥˊ ㄓㄨㄥ ㄉㄨㄟˋ
- 简繁字形:
- 隆中对
- 是否常用:
- 否
“隆中對”的单字解释
【隆】:[lóng]1.盛大:隆重。2.兴盛:兴隆。3.深厚;程度深:隆情厚谊。隆冬。4.凸起:隆起。[lōng]见"黑咕隆咚"、“轰隆”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對】:同“对”。
“隆中對”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次往访﹐询以治世大计。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史称"隆中对"。 辞典解释
隆中对 lóng zhōng duì ㄌㄨㄥˊ ㄓㄨㄥ ㄉㄨㄟˋ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占领荆、益二州,联合孙权,整顿西南各族等策略,史称为「隆中对」。
网络解释
隆中对 (文学作品)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基本解释
1.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次往访﹐询以治世大计。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史称"隆中对"。辞典解释
隆中对 lóng zhōng duì ㄌㄨㄥˊ ㄓㄨㄥ ㄉㄨㄟˋ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占领荆、益二州,联合孙权,整顿西南各族等策略,史称为「隆中对」。
隆中对 (文学作品)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