鳅鱼 鳅鱼,又称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药每100克可食部约含蛋白质18.8-22.6克,脂肪2.2克,还含钙、磷等矿物质。中医认为,鳅鱼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祛湿邪之功效。鳅鱼补而味清,诸病不忌,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的食疗上品。
鳅鱼的读音 鳅鱼的意思
拼音读音:qiū yú]
汉字注音:ㄑㄧㄡ ㄩˊ
简繁字形:鰍魚
基本解释
1.亦作"鳅鱼"。 2.即泥鳅。
鳅鱼
鳅鱼,又称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药每100克可食部约含蛋白质18.8-22.6克,脂肪2.2克,还含钙、磷等矿物质。中医认为,鳅鱼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祛湿邪之功效。鳅鱼补而味清,诸病不忌,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的食疗上品。
“鳅鱼”的单字解释
【鳅字的详细解释】:鱼类的一科。泥鳅是常见的一种。
【鱼字的详细解释】: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