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ó

鼍鼓 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鼍鸣声。(“鼍”又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其皮可以蒙鼓。)


鼍鼓的读音 鼍鼓的意思


拼音读音:tuó gǔ]
汉字注音:ㄊㄨㄛˊ ㄍㄨˇ
简繁字形:鼉鼓

基本解释

1.亦作"鼍鼓"。 2.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 3.鼍鸣声。

辞典解释

鼍鼓  tuó gǔ  ㄊㄨㄛˊ ㄍㄨˇ  

用鼍皮制成的鼓。
《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宋.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鼍鼓

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鼍鸣声。(“鼍”又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其皮可以蒙鼓。)


“鼍鼓”的单字解释

鼍字的详细解释】:扬子鳄。

鼓字的详细解释】: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