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作东坡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苏轼

解作东坡羹”出自宋代苏轼的《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诗句共5个字。

我昔在田间,寒疱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従渠醉膻腥。

诗句汉字解释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田间煮菜的情景以及对食物的回忆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经在田间,寒疱有珍烹。
常常支起折脚鼎,亲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去了这种滋味,想象仿佛隔了生。
谁知道南岳的仙人,将它做成了东坡羹。
其中有芦菔的根,依然含着清晨的露水。
不要说贵族公子,从他那里尝到了醉人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食物的感慨。他描述了自己年轻时在田间煮蔓菁芦菔羹的情景,这是一种简单而美味的食物。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失去了这种味道,只能靠回忆来感受它。苏轼提到南岳,指的是岳阳楼,他暗示自己已经年老,而世间的事物却不断变化,就像南岳仙人将芦菔根做成了东坡羹一样,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后,他提醒读者不要被贵族公子的高雅所迷惑,而要从简单之物中体味真正的美味。

赏析: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通过描绘作者在田间烹饪的场景,以及对食物滋味的回忆,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对食材的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苏轼通过将食物与人生的经历相结合,以及对南岳的隐喻,表达了对于生活中简单而真实的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推崇。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和情感打动人心,呼应了苏轼的文学风格,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í sháo zhōu zhǔ mán jīng lú fú gēng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wǒ xī zài tián jiān, hán pào yǒu zhēn pēng.
我昔在田间,寒疱有珍烹。
cháng zhī zhé jiǎo dǐng, zì zhǔ huā mán jīng.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zhōng nián shī cǐ wèi, xiǎng xiàng rú gé shēng.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shéi zhī nán yuè lǎo, jiě zuò dōng pō gēng.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zhōng yǒu lú fú gēn, shàng hán xiǎo lù qīng.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wù yǔ guì gōng zǐ, cóng qú zuì shān xīng.
勿语贵公子,従渠醉膻腥。

“解作东坡羹”平仄韵脚


拼音:jiě zuò dōng pō gē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网友评论



* “解作东坡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解作东坡羹”出自苏轼的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苏轼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