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满池塘霜送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草满池塘霜送梅”出自宋代苏轼的《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ǎo mǎn chí táng shuāng sòng mé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全诗阅读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诗词类型: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草满池塘霜送梅,
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
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
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
可意黄花是处开。

译文:
草地上满是霜,寒冷中梅花绽放,
稀疏的树林和近处的田野色彩接近楼台。
天空中的云围绕着古越城,逐渐消散,
潮水上涨,孤立的城池带着月光回旋。

客人的梦境寒冷,伴随着枫叶的凋落,
忧愁的心境低沉,随着一群飞雁的到来。
流逝的岁月又到了重阳节,
令人欣喜的是,黄花正开放在适当的地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情绪。诗中的景物描写着草地上覆盖着霜,梅花在寒冷中绽放,周围的林木稀疏,田野色彩接近楼台。天空中的云慢慢散去,潮水上涨,孤立的城池在月光下回旋。这些景物的描绘展示了秋季的冷寂和凄美。

诗中还包含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客人的梦境寒冷,随着枫叶的凋落,诗人的愁绪低沉。然而,随着一群飞雁的到来,诗人的心情开始沉浸在忧愁之中。然而,重阳节的到来带来了喜悦,诗人发现黄花在适当的地方绽放,给他带来了一丝欣喜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傍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意境和感受。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将寒冷和凄美糅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诗中的景物描写具有鲜明的对比,草地上的霜与梅花的绽放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林木的稀疏和近处的田野色彩与楼台的距离的接近,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近处和远处的对比。这些对比增强了整首诗的意境和层次感。

诗人通过描写客人的梦境和自己的情感变化,展示了人情世故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梦境的寒冷和愁绪的低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重阳节的到来和黄花的绽放则给予了诗人一丝希望和喜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寂寥和变幻,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情感起伏。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感受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敏感触觉。读者在细细品味之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wǎn kè xìng? huò wèi shěn kuò zuò?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

cǎo mǎn chí táng shuāng sòng méi, shū lín yě sè jìn lóu tái.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tiān wéi gù yuè qīn yún jǐn, cháo shàng gū chéng dài yuè huí.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kè mèng lěng suí fēng yè duàn, chóu xīn dī zhú yàn háng lái.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liú nián yòu xǐ jīng chóng jiǔ, kě yì huáng huā shì chù kāi.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草满池塘霜送梅”平仄韵脚


拼音:cǎo mǎn chí táng shuāng sòng méi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网友评论



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