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是宋代秦观所作,题为《次韵答裴仲谟》。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年淮海闲居草,
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
忽蒙邻壁借余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
张翰何须身後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
卧听车马去来声。
译文:
在淮海度过了十年的闲居生活,
偶尔让儿童按顺序成长。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家贫穷,只能矜持使用破旧的帚子,
却突然得到邻壁借来的余明(指墨水)。
文昌(指文彦博)只愿意在花前变老,
张翰(指张载)又何必追求身后的名声。
由于疾病,我无法外出参拜,只能闭门卧听车马来往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秦观深居简出、过着平凡生活的心境。他在淮海度过了十年的宁静时光,看着自己的儿童逐渐成长。尽管生活贫寒,只能使用破旧的帚子,但他却突然得到邻居借来的笔墨,使他愧疚又感激。
在诗中,作者提到了文昌和张翰,他们分别代表了文学和政治的成就。文昌只希望在花前静静变老,不追求后世的名声。而张翰则提醒了作者,不必过于追求功名利禄,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名利。作者由于疾病,无法外出,只能卧床听着车马的来往声,感受世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琐事和身体的困病,秦观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和对名利的淡漠态度。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贫寒与邻居的善意相对照,突出了人情温暖的一面。文昌和张翰的对比也凸显了追求内心真正追求的价值与追逐外在名利的区别。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境界,作者希望过着宁静的晚年生活,不被功名所累,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总体来说,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领悟和对名利追求的反思,同时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dá péi zhòng mó
次韵答裴仲谟
shí nián huái hǎi xián jū cǎo, ǒu qiǎn ér tóng cì dì chéng.
十年淮海闲居草,偶遣儿童次第成。
fāng kuì pín jiā jīn bì zhǒu, hū méng lín bì jiè yú míng.
方愧贫家矜敝帚,忽蒙邻壁借余明。
wén chāng dàn yuàn huā qián lǎo, zhāng hàn hé xū shēn hòu míng.
文昌但愿花前老,张翰何须身後名。
yí bìng hé mén cān bài zǔ, wò tīng chē mǎ qù lái shēng.
移病阖门参拜阻,卧听车马去来声。
“偶遣儿童次第成”平仄韵脚
拼音:ǒu qiǎn ér tóng cì dì chéng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网友评论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