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声名岂足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身外声名岂足量”出自宋代寇准的《南阳夏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wài shēng míng qǐ zú lià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全诗阅读

绿杨阴密覆回廊,深院帘垂昼景长。
人静独闻幽鸟语,风来时有异花香。
世间宠辱皆尝遍,身外声名岂足量
闲读南华真味理,片心惟只许蒙庄。


诗词类型:

《南阳夏日》寇准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南阳夏日》

绿杨阴密覆回廊,
深院帘垂昼景长。
人静独闻幽鸟语,
风来时有异花香。
世间宠辱皆尝遍,
身外声名岂足量。
闲读南华真味理,
片心惟只许蒙庄。

中文译文:
绿杨树荫浓密地覆盖着回廊,
深院里的帘子垂下来,白昼景色长久。
人静时只听到幽鸟的鸣叫,
风吹来时带着独特的花香。
世间的宠辱都尝遍了,
身外的声名又何足道。
闲暇时阅读南华真味的理论,
片刻的心灵只能陶醉于蒙庄之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作品。诗人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以及他对于名利和学问的反思。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绿杨树的浓密树荫覆盖着回廊,深院中的帘子垂下来,使得院子里的白昼景色长久。这里展示了一个宁静、凉爽的夏日景象,给人一种清净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自静坐时能够听到幽鸟的鸣叫,风吹来时也带着异香。这里通过对自然声音和气息的感知,强调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交流和共鸣。

接下来的两句是诗人对于名利和学问的思考。他认为世间的宠辱已经历尽,对于个人的声名与外界的评价并不重要。他把闲暇的时间用来阅读南华真味的理论,指的是南华经典中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他对于深入思考和修身养性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片心惟只许蒙庄",表示他的内心只能沉浸于蒙庄的境界中,蒙庄是指古代哲学家蒙恬和庄周,代表了超脱尘俗、追求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追求内心安宁和对名利的超脱的思考。它表达了诗人对于闲暇时充实自己内心的追求,倡导修身养性,超越尘世的追逐,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种思想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

《南阳夏日》寇准 拼音读音参考


nán yáng xià rì
南阳夏日

lǜ yáng yīn mì fù huí láng, shēn yuàn lián chuí zhòu jǐng zhǎng.
绿杨阴密覆回廊,深院帘垂昼景长。
rén jìng dú wén yōu niǎo yǔ, fēng lái shí yǒu yì huā xiāng.
人静独闻幽鸟语,风来时有异花香。
shì jiān chǒng rǔ jiē cháng biàn, shēn wài shēng míng qǐ zú liàng.
世间宠辱皆尝遍,身外声名岂足量。
xián dú nán huá zhēn wèi lǐ, piàn xīn wéi zhǐ xǔ méng zhuāng.
闲读南华真味理,片心惟只许蒙庄。

“身外声名岂足量”平仄韵脚


拼音:shēn wài shēng míng qǐ zú liàng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网友评论



寇准

寇准头像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