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飞翾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蜻蜓飞翾翾”出自宋代苏辙的《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tíng fēi xuān xuā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全诗阅读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
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
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
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
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诗词类型: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饥饿的蚕虫无法得到食物,它们痛苦地转动身体而无法自持。吃东西的声音如雨点般密集,但吃了之后却不再知道食物的存在。老蚕不再进食,它们昂首思考着某些事情。你画的三只蚕虫,意味深长,你知道它们的使命是什么吗?蜻蜓飞翔在空中,自由自在,没有着落的地方。突然遇到一只飞蚊,它渴望着满足自己的饥饿,燃起了内心的火焰。一旦吃饱了,它困倦地停在竹叶上,陷入了冥寞的思考中。如果没有饥渴的困扰,人们会珍惜什么样的快乐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蚕虫和蜻蜓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欲望的思考。

第一首诗以饥饿的蚕虫为主题,描绘了蚕虫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的痛苦和挣扎。蚕虫是丝绸的源头,因此它们对食物的需求是迫切而不可忽视的。诗中的蚕虫象征着人类的欲望和渴望,人们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痛苦和无助。诗人通过蚕虫的形象来反思人类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

第二首诗以蜻蜓和飞蚊为主题,通过对它们的描写,表达了对欲望的思考和欲望的满足之后的反思。蜻蜓飞翔在空中,自由自在,没有固定的栖身之地,而飞蚊则代表着短暂的满足和幸福。然而,诗人通过描述飞蚊满足了饥渴之后的困倦和冥寞,暗示了欲望的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诗人以此对人们追求欲望的行为进行了思考和警示。

整首诗词通过对蚕虫和蜻蜓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类欲望和满足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生命的思考,提出了对物质欲望的反思和对真正的幸福的思考。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苏辙独特的思维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tí wáng shēng huà sān cán qīng tíng èr shǒu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jī cán wèi dé shí, wǎn zhuǎn bù zì chí.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
shí cán shēng rú yǔ, dàn shí wú fù zhī.
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lǎo cán bù fù shí, jiǎo shǒu yǒu suǒ sī.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
jūn huà sān cán yì, hái zhī shǐ zhě shuí.
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qīng tíng fēi xuān xuān, xiàng kōng wú suǒ zhe.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
hū rán féng fēi wén, yàn ěr jī huǒ zuò.
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
yī bǎo kùn zhú shāo, níng rán fǎn míng mò.
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ruò wú jī kě huàn, hé guì yī dān lè.
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蜻蜓飞翾翾”平仄韵脚


拼音:qīng tíng fēi xuān xuān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

网友评论



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