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灯花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今夜灯花生”出自明代刘基的《旅夜(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yè dēng huā shē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全诗阅读

客愁常突兀,今夜灯花生
虽知无喜报,愁亦暂时平。
解襟成独寝,留灯待天明。
喜固不可求,客心恒畏愁。


诗词类型:

《旅夜(二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旅夜(二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人在旅途中的孤寂与忧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客愁常突兀,今夜灯花生。
虽知无喜报,愁亦暂时平。
解襟成独寝,留灯待天明。
喜固不可求,客心恒畏愁。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旅途中客人的忧愁和孤独之情。客人常常感到忧愁突然而来,而在今夜,他只能借助灯花来缓解内心的寂寞与困惑。虽然他明白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消息,但是这种忧愁也暂时平息了。他放开衣襟,独自入眠,留下灯火等待天明。他明白喜悦并不是可以随意追求的,作为一个客人,他的内心始终畏惧着忧愁的陪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客人的心境,表达了孤独、忧愁和无法得到真正喜悦的心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客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旅途中的寂寥和无助。客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忧愁常常突然袭来,这种突兀的情绪让他倍感困扰。然而,他明白喜悦并不是可以轻易得到的,客人深知自己的心境时刻受到忧愁的困扰和恐惧。他只能在孤独的夜晚,靠着灯花的微光,暂时平息内心的不安,等待黎明的到来。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孤寂和忧愁。通过对客人内心的描绘,诗人呈现了一种对喜悦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以情感的真实和内心的矛盾为主题,引发读者对旅途中的孤独与忧愁的共鸣,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反思人生的无常和对内心愿望的思考。

《旅夜(二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lǚ yè èr shǒu
旅夜(二首)

kè chóu cháng tū wù, jīn yè dēng huā shēng.
客愁常突兀,今夜灯花生。
suī zhī wú xǐ bào, chóu yì zàn shí píng.
虽知无喜报,愁亦暂时平。
jiě jīn chéng dú qǐn, liú dēng dài tiān míng.
解襟成独寝,留灯待天明。
xǐ gù bù kě qiú, kè xīn héng wèi chóu.
喜固不可求,客心恒畏愁。

“今夜灯花生”平仄韵脚


拼音:jīn yè dēng huā shē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网友评论



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