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踵相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博浪踵相踪”出自当代周恩来的《春日偶成》,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ó làng zhǒng xiāng zō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注释】:
这两首“春日偶成”都是五言绝句,作于一九一四年,是迄今所见周恩来最早的诗歌作品。当时,他年仅十六岁,在天津市南开学校学习,不但学业名列前茅,且积极从事爱国进步社团活动,与几位同学发起成立了“敬业乐群会”,创办了《敬业》杂志。在他编《敬业》等刊物时,撰写了许多社论、时评、纪事和文艺作品,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唤起青年和民众的觉醒。这两首五言绝句,载于《敬业》创刊号上。
一九一四年前后,中国正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统治时期。在一九一三年三月国会召开会议前夕,袁世凯阴谋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勾结帝国主义,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并罢免江西、安徽、广东等省的都督,派兵南下,挑起内战。孙中山先生当即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战争(即“二次革命”)。由于反动势力强大,讨袁受挫,“二次革命”遭到失败。袁世凯对革命党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灾难,劳动人民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周恩来在《春日偶成》的第一首诗中,以忧愤的心情,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控诉了反动头子袁世凯祸国殃民、镇压革命的罪行,且预感到革命人民必将奋起抗争。后一首诗,则通过对祖国美好的大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光明和进步、时刻“相思”着革命的春天到来的热烈感情。
【青郊】春天的田野。?
【烟霾】昏暗的烟云。这里指战火,战争。
【中原方逐鹿】语出《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晋书·石勒载记下》:“脱(作倘若解)迁光武(汉光武帝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鹿,指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或政权。此后就成为形容国家分裂、群雄角逐的成语。魏征诗云:“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此诗主要指的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势力和袁世凯反革命势力的斗争。
【博浪】《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秦灭韩以后,张良为了替韩报仇,曾经东往淮阳(今河南省淮阳县)游学,从隐士仓海君那里聘请到一个大力士充当刺客。公元前二一八年,秦始皇东游到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张良和那个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今原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这里是指革命人民对袁世凯反革命势力的斗争,不涉及对秦始皇、张良的评价。
【踵相踪】踵,脚后跟,脚印;相踪,跟随,接连不断,一个
跟着一个。
【红陌】陌,田间小路。红陌,泛指开满鲜花的郊野。
【相思】这里是期待、向往的意思。
《春日偶成》周恩来 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ǒu chéng
春日偶成
jí mù qīng jiāo wài,
极目青郊外,
yān mái bù zhèng nóng.
烟霾布正浓。
zhōng yuán fāng zhú lù,
中原方逐鹿,
bó làng zhǒng xiāng zōng.
博浪踵相踪。
“博浪踵相踪”平仄韵脚
拼音:bó làng zhǒng xiāng zō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