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苏轼

宋代 苏轼

雄雄曳修尾,惊飞向日斜。
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
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
烹煎杂鸡骛,爪距漫槎牙。
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分类: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食》苏轼 翻译及注释

《食》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人们捕捉小鸟的场景,并以此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雄雄曳修尾,惊飞向日斜。
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
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
烹煎杂鸡骛,爪距漫槎牙。
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捕鸟为题材,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味食物的渴望和对自然界的探索。诗中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捕捉小鸟的情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首节描写了雄性的小鸟在空中飞翔的场景,尾巴拖得很长,姿态雄壮。它们受到惊吓后向太阳落去,飞向日落的方向。

接下来的节奏突然紧凑,空中出现了一幕激烈的争斗,彩色的羽毛像花瓣一样纷纷落下。在这个瞬间,人们兴奋地喊叫着,毫不顾忌地投掷捕鸟的网。

然而,诗句中突然出现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在捕捉到小鸟后,作者意识到这些小鸟的价值只相当于百钱(古代的货币单位),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使得作者开始怀疑捕捉小鸟的行为是否值得。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小鸟被烹煎成菜肴的过程。杂鸡的爪子、距离和牙齿在烹饪过程中无序地散落。这是对捕鸟行为的一种补充,强调了小鸟在被人类捕获后的命运。

最后两句出人意料地揭示了小鸟的命运。它们被烹饪成菜肴后,转瞬间化为了蜃影(蜃景,幻觉)和海上的落飞鸦。这种转折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捕捉小鸟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捕鸟的场景和对捕鸟行为的思考,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命命运的思索。它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宝贵,并提醒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自然的影响。

《食》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hí

xióng xióng yè xiū wěi, jīng fēi xiàng rì xié.
雄雄曳修尾,惊飞向日斜。
kōng zhōng fēn gé dòu, cǎi yǔ luò rú huā.
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
xuān hū yǒng bù gù, tóu wǎng shuí fù jiē.
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
bǎi qián dé yī shuāng, xīn wèi shí suǒ jiā.
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
pēng jiān zá jī wù, zhǎo jù màn chá yá.
烹煎杂鸡骛,爪距漫槎牙。
shéi zhī huà wéi shèn, hǎi shàng luò fēi yā.
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