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
去路馀千里,
行行雪洒衣。
诸峰何日别,
一锡犯寒归。
夜宿谁闻磬,
晨斋自采薇。
遥知到禅宇,
猿鸟共开扉。
中文译文:
离开故乡的路还剩下千里,
一路上雪花飘洒在衣上。
那些陡峭的山峰何时才能到达,
一只禅杖顶风冒寒归来。
夜晚住宿时,有谁听到禅室里的木鱼声,
早晨在小镇采摘薇草作早餐。
遥远地知道禅宇远在何处,
猿猴和鸟儿共同推开它的门扉。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僧人在世界上漂泊的旅途,表达了一种禅修者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向往。诗中的“去路馀千里”和“行行雪洒衣”揭示了僧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寂寥。诗人以“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表达了僧人对山岭禅宇的思念和回归的愿望。
在夜晚的禅室里,静谧的木鱼声成为僧人宿主时的伴侣,早晨则在自然中采摘薇草,给自己一个清晨的禅修。诗人用“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描绘了僧人独自修行的情景,展现了禅修者独处时追求内在平静的状态。
最后两句“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传递了一种心灵超越时空的感悟。诗人在远处,通过心灵的联系知道禅宇的存在,而猿猴和鸟儿则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僧人的行旅与静修。通过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忍受寂寥孤独,追求内心慰藉和自由的禅修者心情。整首诗凝练而有力,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僧人的禅修境地,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与境界。同时,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了人与宇宙之间的亲密联系。该诗表现出了早期宋代文人对禅宗文化的关注和憧憬,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心灵寄托和内在追求的共鸣。
sēng
僧
qù lù yú qiān lǐ, xíng xíng xuě sǎ yī.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
zhū fēng hé rì bié, yī xī fàn hán guī.
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
yè sù shuí wén qìng, chén zhāi zì cǎi wēi.
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
yáo zhī dào chán yǔ, yuán niǎo gòng kāi fēi.
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