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梦向清江不见涯,觉来身乃太行车。新居寄我山中集,倦枕浑忘午后茶。爱此好风当北牖,待来明月望西斜。但怜独鹤归何晚,不问满林先暝鸦。
驻颜元不待丹砂,筋力浑如昔建牙。剥尽皮毛真理窟,分些膏馥与儒家。苦吟寒谷应生黍,罢讲诸天亦雨花。自笑一生迷传注,傥容北面学南华。
曾家紫竹君家种,曾园竹与荒藤共。藤骄竹瘁如畏人,不似君家竹森耸。我来买宅非为宅,爱此风梢时一弄。磨刀向藤久未忍,树倒藤披真自送。
天封竹拂子,赠我意何勤。白马惟余鬣,苍蝇合避人。柄双疑共产,身粉止留筋。可鄙棕毛贱,堪同尘尾珍。书斋添道气,入室许嘉宾。
茅屋三间临木杪,门前流水潺潺。林泉得趣喜身闲。开窗延翠竹,翦树纳青山。行乐政须筋力健,莫令白发衰颜。与君藜杖极跻攀。岭头舒望眼,天末数烟鬟。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道途与弟奉亲乐,後各失子怀悲伤。
四明旧说南湖好,岁久濒崖变涂潦。建旟一日得贤侯,千里山川真再造。偃月堤成车马道,湖光如截天好抱。鸳鸯瓦影乱凫鹥,绿柳环堤花映岛。
寒云岑岑天四阴。画堂烛影红帘深。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金洼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间。
杖林山下竹筋鞭,六月行人口吐烟。曾在祸融峰顶见,十分月出在平田。
杖林山下竹筋鞭,生长由来古佛先。一击眼睛才定动,又随烟雨过秦川。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应有人家往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竹杖芒鞋看瀑回,暮年筋力倦崔嵬。桃花落尽无春思,直待牡丹天后来。
旧业还耕钓,残年迫耄期。筋骸衰後觉,力量梦中知。客约溪亭饮,僧招竹院棋。未为全省事,终胜宦游时。
黄金篆书扁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崖岭划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压其垠。缨冠肃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摩挲画墙手为皲,异哉山夔与土羵。
烈风大雪吞江湖,巨木摧折竹苇枯。乌鸢瑟缩堕地死,岂复能顾卵与雏。棘枝拔出乱石罅,凛凛生气独有余。耐寒两鹊亦异禀,羽族有此山泽臞。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