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奉君千斛酒,不尽万古情。但令日日事狂醉,何用身后留空名。汉家当时重公卿,天子亦复称圣明。相如徒为茂陵稿,贾谊终作长沙行。
雨晴江路少尘沙,有客寻春到水涯。风细游丝低著草,日斜归鸟乱穿花。青山几处无新冢,乔木何人是故家。倩得盘游春髻子,东风日日好将车。
凤历开皇纪,龙池忆紫烟。青阳调玉烛,白日转幽天。河朔风云会,漳涯气概先。诸公梁苑客,明府汉庭铨。
远辞华盖居,来卜山阴宅。乍到俗未谙,久住地旋辟。屋庐尚朴纯,楹桷谢雕饰。高营踞山跗,深甃逗泉脉。
盛世天所助,生此王佐才。道德著明效,国本益以培。四海永宁谧,岂曰资涓埃。向来诸国老,论功乃其魁。
生平谬拟作真儒,消得闲官只著书。微火厝薪犹自若,一绳维木欲何如。秋来忽动莼鲈兴,夜梦时寻水竹居。行止由天不由己,临风空复赋归欤。
麒麟四灵长,群兽孰敢当。木精著文彩,肉角仁且良。生草既不折,生虫亦不伤。在鲁何成悲,来周乃致祥。一去余千载,中原有豺狼。
两仪未判眹不平,巨凸突兀潜幽灵。毓秀朵奇挺峭拔,攒峰列壑争伶俜。枯槎著藓半身碧,老石迸土千螺青。天净森铓列画戟,云开大嶂横青屏。
说法从人诮马留,似猴良亦胜真猴。牵丝刻木浑儿戏,断水残山足梦游。溪潦旋添菱女枻,霜痕欲上橘奴洲。此中纶笠真吾事,为写渔装著钓舟。¤
西池花谢见莲成,短世逢人问死生。白发卧云真是病,青山埋骨始完名。雨灯夜着虚堂影,秋磬寒随落木声。欲为吾师著禅行,石章兼勒嗜茶铭。
木落关山岁暮时,风云万里忆京师。著书独惜虞卿老,怀古犹含庾信悲。海郭清砧寒近捣,山楼短笛夜深吹。江南秋水平如镜,只恐无人照鬓丝。
萧瑟严宫万木稀,下方炉定冻烟微。风将云磬随行佩,松漏冰花著羽衣。北市无喧知地迥,西山渐染觉春归。老年数欲寻玄理,不但朝仪叩此扉。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淮城小如盖,僻在湖草边。萧条城下路,昔有两婵娟。秋姿艳明月,相携良可怜。小姑泣向嫂,薄暮惨墟烟。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高陵者,吴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盘门外三里。其妻吴夫人,子长沙桓王,皆附焉。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与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访之。征君因言:“余向曾过此,闻父老言地属沙湖金氏墓,上
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银涛拍枕梦骑鳌,胯下蓬莱欲轩举。
昔年曾读《山海经》,所称怪兽多异名。仲尼删书述禹贡,九州无过万里程。抟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西旅底贡召公惧,作书训戒尤谆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