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紋陶文化的读音 印紋陶文化的意思
印纹陶文化 印纹陶文化发源于巴尔干半岛﹐然后沿地中海岸西行﹐经亚得里亚海两岸进入西地中海﹐在意大利﹑法国南部﹑西班牙和葡萄牙沿海。印纹陶文化的农作物以大麦为主﹐也有小麦。牲畜有牛﹑羊等﹐以羊为主。捕鱼也占重要地位。陶器为手制﹐器物以碗﹑钵和长颈瓶。
- 印
- 紋
- 陶
- 文
- 化
“印紋陶文化”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yìn wén táo wén huà]
- 汉字注音:
- ㄧㄣˋ ㄨㄣˊ ㄊㄠˊ ㄨㄣˊ ㄏㄨㄚˋ
- 简繁字形:
- 印纹陶文化
- 是否常用:
- 否
“印紋陶文化”的单字解释
【印】: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6.姓。
【紋】:[wén]1.丝织品上的花纹:绫~。2.纹路:指~。[wèn]均同“纹”。
【陶】:[táo]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陶器。陶俑。彩陶。2.制造陶器:陶冶。3.比喻教育、培养:熏陶。4.姓。5.快乐:陶然。陶醉。[yáo]皋陶(Gāoyáo),上古人名。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印紋陶文化”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网络解释
印纹陶文化
印纹陶文化发源于巴尔干半岛﹐然后沿地中海岸西行﹐经亚得里亚海两岸进入西地中海﹐在意大利﹑法国南部﹑西班牙和葡萄牙沿海。印纹陶文化的农作物以大麦为主﹐也有小麦。牲畜有牛﹑羊等﹐以羊为主。捕鱼也占重要地位。陶器为手制﹐器物以碗﹑钵和长颈瓶。
基本解释
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印纹陶文化
印纹陶文化发源于巴尔干半岛﹐然后沿地中海岸西行﹐经亚得里亚海两岸进入西地中海﹐在意大利﹑法国南部﹑西班牙和葡萄牙沿海。印纹陶文化的农作物以大麦为主﹐也有小麦。牲畜有牛﹑羊等﹐以羊为主。捕鱼也占重要地位。陶器为手制﹐器物以碗﹑钵和长颈瓶。
“印紋陶文化”的相关词语
印度
印象
印尼
印刷
印发
印度尼西亚
印制
印度洋
印章
打印
印证
手印
脚印
烙印
印花
打印机
印第安人
印记
印行
编印
羅紋
雙箕紋
四神紋
松紋錁
迴紋
迴紋詩
蟠虺紋
霧紋
迴紋針
陰紋
綺紋
蟬紋
綢紋紙
斜紋
巒紋
脣紋
蟠虯紋
龜紋
貝紋
纈紋
陶瓷
陶醉
陶冶
熏陶
陶器
彩陶
自我陶醉
陶俑
陶然
乐陶陶
陶土
黑陶
陶陶
陶文
釉陶
陶塑
陶工
陶管
陶器厂
陶缸
文化
文学
文艺
文章
文明
文字
文件
正文
精神文明
文物
中文
论文
人文
文献
散文
文人
物质文明
文化大革命
天文
征文
文化
变化
现代化
深化
转化
强化
优化
绿化
化学
工业化
规范化
恶化
化肥
化工
化解
多元化
消化
化石
标准化
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