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àn
  • shǐ 使

散使 散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àn shǐ,是指唐代分配给诸王以下使唤的阉人。


散使的读音 散使的意思


拼音读音:sàn shǐ]
汉字注音:ㄙㄢˋ ㄕˇ
简繁字形:

基本解释

1.唐代分配给诸王以下使唤的阉人。

散使

散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àn shǐ,是指唐代分配给诸王以下使唤的阉人。


“散使”的单字解释

散字的详细解释】:[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使字的详细解释】: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散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