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而熟记之。
《晋书.卷四九.阮籍传》:「讽诵遗言,不若亲承音旨。」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明宗深有味乎其言,令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
【讽字的详细解释】:1.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讥讽。嘲讽。冷嘲热讽。2.背诵;诵读:讽诵。讽读。讽经。
【诵字的详细解释】:1.朗读;读出声音来:朗诵。诵诗。2.背诵:过目成诵。3.述说:传诵。称诵。
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
刹中菩萨受持经法讽诵宣说必得辩才智慧。
讽诵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一遍。
二次讽诵推敲,顿觉直白热切有余,难合当下胸次,且言拙于意,以千万里计……
在清静肃穆的少林寺塔林前,僧俗二众弟子虔诚进行讽诵大乘经典、梵唱香赞、上供礼拜、悬挂纸串、焚烧金铂等系列祭祀追思活动。
沆字茂瀣,幼聪敏,五岁时,父撝于屏风抄古诗,沆请教读一遍,便能讽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