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áng
  • shǐ 使

防御使 防御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唐代防御使全称为防御守捉使。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两种。州防御使最早见于圣历元年(698年),唐朝以夏州都督领盐州防御使。开元二年(714年),又授薛讷为陇右防御使。唐玄宗李隆基为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诏令在军事冲要地区置防御使,次年正月以许远为睢阳郡太守兼防御使,随后在河南、河北、河东、关内、山南、剑南等地设置。至德元年(756)后,置于中原大都、军事要地,掌管军事,由刺史兼任,后又常与团练使互兼。肃宗宝应元年(762)五月,诏停诸州防御使。但不久,代宗又复置,并一直延续到唐末五代。


防禦使的读音 防禦使的意思


拼音读音:fáng yù shǐ]
汉字注音:ㄈㄤˊ ㄩˋ ㄕˇ
简繁字形:防御使

基本解释

职官名。唐武则天时始设于夏州﹐安史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掌本区军事﹐以刺史兼任﹐常与团练使互兼﹐以后废置无常。至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团练使﹐低于观察使。辽南面官系统中有防御使。清代各省驻防军中设防御使﹐是正五品武官。驻京之健锐营及各陵寝亦设防御使。

防御使

防御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唐代防御使全称为防御守捉使。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两种。州防御使最早见于圣历元年(698年),唐朝以夏州都督领盐州防御使。开元二年(714年),又授薛讷为陇右防御使。唐玄宗李隆基为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诏令在军事冲要地区置防御使,次年正月以许远为睢阳郡太守兼防御使,随后在河南、河北、河东、关内、山南、剑南等地设置。至德元年(756)后,置于中原大都、军事要地,掌管军事,由刺史兼任,后又常与团练使互兼。肃宗宝应元年(762)五月,诏停诸州防御使。但不久,代宗又复置,并一直延续到唐末五代。


“防禦使”的单字解释

防字的详细解释】:1.防备:预防。防涝。以防万一。谨防假冒。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2.防守;防御:国防。边防。海防。布防。3.堤;挡水的构筑物:堤防。4.姓。

禦字的详细解释】:同“”。

使字的详细解释】: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