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復生的读音 髀肉復生的意思
【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示例】因见己身~,亦不觉潸然泪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近义词】髀里肉生【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
- 髀
- 肉
- 復
- 生
“髀肉復生”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bì ròu fù shēng]
- 汉字注音:
- ㄅㄧˋ ㄖㄡˋ ㄈㄨˋ ㄕㄥ
- 简繁字形:
- 髀肉复生
- 是否常用:
- 否
“髀肉復生”的单字解释
【髀】:大腿,也指大腿骨:抚髀长叹。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復】:1.“复”的繁体字。2.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3.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恢復”、“康復”、“回復”、“收復”。《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傳》:“三去相,三復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4.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5.免附徭役或賦稅。《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6.再、又:“去而復返”、“舊病復發”、“死灰復燃”。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7.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8.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9.姓。如元代有復見心。10.“復”、“複”、“覆”三字本義各異。復為還、返,複為有夾裡的衣服,覆為翻倒、傾倒的意思。但因就其本義都可以引申為再、又、重等義,所以“反復”也或作“反複”、“反覆”,“重複”也或作“重覆”、“重復”等。但在某些語詞的特定用法上,卻不可相混。如“復興”不作“複興”、“覆興”,“複數”不作“復數”、“覆數”,“覆蓋”不作“復蓋”、“複蓋”。因此使用這三字,除其意義相通部分外,仍應注意各字單用本義之區別。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髀肉復生”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髀肉复生 bìròu-fùshēng
(1) [having put on flesh again on the thigh]∶因为长久不骑马驱驰,生活安逸,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2) [a sign of regret at his inactivity]∶懊悔久处安逸,无所作为的叹息
辞典解释
髀肉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ㄅㄧˋ ㄖㄡˋ ㄈㄨˋ ㄕㄥ 汉末时代,刘备寄住荆州多年,因见自己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已经长了出来,于是发言感叹。语本《三国志.卷三一.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用以比喻或自叹久处安逸,壮志未酬,虚度光阴。《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泪。」《野叟曝言.第二○回》:「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髀肉复生之叹!今日且挝一回羯鼓,以博贤妹们一笑。」也称为「髀肉之叹」。
网络解释
【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示例】因见己身~,亦不觉潸然泪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近义词】髀里肉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
基本解释
髀肉复生 bìròu-fùshēng
(1) [having put on flesh again on the thigh]∶因为长久不骑马驱驰,生活安逸,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2) [a sign of regret at his inactivity]∶懊悔久处安逸,无所作为的叹息
辞典解释
髀肉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ㄅㄧˋ ㄖㄡˋ ㄈㄨˋ ㄕㄥ汉末时代,刘备寄住荆州多年,因见自己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已经长了出来,于是发言感叹。语本《三国志.卷三一.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用以比喻或自叹久处安逸,壮志未酬,虚度光阴。《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泪。」《野叟曝言.第二○回》:「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髀肉复生之叹!今日且挝一回羯鼓,以博贤妹们一笑。」也称为「髀肉之叹」。
【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示例】因见己身~,亦不觉潸然泪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近义词】髀里肉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