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成语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成语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成语例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繁体字形: 鷸蜯相爭,漁翁得利

英文翻译:Snipe and clam fight each other

成语接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复句式成语 八字成语 上下句成语 水的成语 战国成语

成语关注:

水鸟 贝壳 软体动物 比喻 双方 争执 两败俱伤 第三者 便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单字解释

鹬字的详细解释

】:鸟,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趾间没有蹼。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类、昆虫等,是候鸟。种类较多。

蚌字的详细解释

】:[bàng]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壳。生活在淡水中。肉可食,壳可制装饰品或供药用。有的蚌,壳内能产珍珠。[bèng]〔蚌埠〕市名。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南岸,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交会处。人口50万(1997年)。是皖北工业中心之一。

相字的详细解释

】:[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争字的详细解释

】: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争论。是非之争。2.力求获得或达到:为祖国争光。力争上游。3.竞争;争夺:争先恐后。只争朝夕。4.疑问代词。怎么;如何(见于早期白话):争奈。

渔字的详细解释

】:1.捕鱼:渔捞。渔船。渔翁。渔业。竭泽而渔。渔人之利。2.谋取(不应得的东西):渔利。

翁字的详细解释

】:1.年老的男子;老头儿:渔翁。2.父亲。3.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公和婆婆)。4.妻子的父亲:翁婿(岳父和女婿)。5.姓。

得字的详细解释

】:[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利字的详细解释

】: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