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崔嘏》 施肩吾

唐代 施肩吾

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

分类: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嘲崔嘏》施肩吾 翻译及注释

《嘲崔嘏》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作品,嘲笑了崔嘏这位知名考试高手。这首诗是为了嘲讽崔嘏考中进士及第及其参加科举考试的独特方式。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
崔公市鹰日长,因风象【狀日】洒,
把瓣洒零尽报怨,未申心鬬气。
洒也应就雀充人,人始惜飞食。

诗意:
这首诗主要是以调侃的口吻嘲讽了崔嘏的考试方式。崔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应试,使他成为了一个十分有名的考试高手。施肩吾在诗中以一种揶揄的语气,讽刺崔嘏的考试行为。

赏析:
1. 这首诗以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来描绘崔嘏的考试成绩。这里的“二十九人及第”指的是崔嘏在科举考试中得到了进士及第的成绩,而“五十七眼看花”则意味着崔嘏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应对考试题目,比如他可能在试卷上做了多次标记或者注解。这种方式被施肩吾描绘得非常夸张,使诗词充满了戏谑和揶揄的意味。

2. 诗中出现的“崔公市鹰日长”这一句,可以理解为崔嘏在应对考试时像一只老鹰一样垂长时间,仿佛在等待适合的时机。这句话也揭示出崔嘏在考场中的冷静和沉稳,以及他应对考试的高超技巧。

3. 接下来的“因风象【狀日】洒,把瓣洒零尽报怨”这句话是对崔嘏特殊考试方式的进一步描绘。崔嘏使用粉笔制造一种模糊,通过这种方式来把花朵的各个瓣片洒在试卷上,这种动作被施肩吾描绘成了洒雨般的场景。这种特殊的方式引起了其他考生的不满和抱怨,显示出了他们对崔嘏的妒忌和羡慕。

4. 诗的最后一句“未申心斗气,洒也应就雀充人,人始惜飞食”揭示了人们对于崔嘏的矛盾情感。虽然他们一开始对他的考试方式表示不满,但随着崔嘏的成功,他们开始对他表示羡慕和敬慕。

总体而言,《嘲崔嘏》是一首以夸张的手法来调侃崔嘏考试方式的诗歌。它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崔嘏在应对考试时的特殊行为,并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羡慕与敬佩。

《嘲崔嘏》施肩吾 拼音读音参考

cháo cuī gǔ
嘲崔嘏

èr shí jiǔ rén jí dì, wǔ shí qī yǎn kàn huā.
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