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分类: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五代 金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未知
吾闻读书人,惜气胜惜金。累累如贯珠,其声和且平。忽然低复昂,似绝反可听。有时静以默,想见紬绎深。
读书不厌勤,勤甚倦且昏。不如卷书坐,人书两忘言。兴来忽开卷,径到百圣源。说悟本无悟,谈玄初未玄。当其会心处,只有一欣然。此乐谁为者,非我亦非天。自笑终未是,拨书枕头眠。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极本会於一,枝叶数万千。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童子区区攻一艺,老生汲汲事三馀。偶然领会忘言处,只有渊明解读书。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我昔生外家,半世犹相依。至今连墙居,日日相闻知。诸表如群从,休戚真同之。耐翁生而秀,爱惜从儿时。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平生好大忽琐细,焚香读书户常闭。少年曾预老聃役,晚岁欲挹浮丘袂。力探玄门穷众妙,肯学阴谋画奇计?言狂不独人共排,志大仍忧後难继。君看淡扫出茧眉,岂比一尺春风髻。著书勿恤饱蠹鱼,会有子云生後世。
吾儿毛骨已森然,会见排风上紫烟。但把文章博科第,便成陆地作神仙。胸中滔裕书多读,笔下纵横业要专。卜者相期非止此,后生进学在丁年。
人性靡不善,因物始有迁。本体遭剥蚀,如鉴尘所昏。畴昔均秉彝,善端本绵绵。既茂闲邪功,诚心所由存。
咄咄汝为子,念之心可寒。慕则非所慕,难则非所敛。愚生乃击俗,达人斯大观。大明高照耀,沧海足波澜。
山阿着柴扉,陋甚谁盘桓。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进士不读书,明经不根义。诟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礼部右词赋,诸生窃科第。从道不违人,追趋斯近利。
晚客无一来,独步入东谷。园林已成就,此景颇不俗。落落岩畔松,修修涧边竹。爽气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富儿种卮敌封君,贫翁结柳呼奴星。物理亏盈蛇夔蚿,惟有读书可以逃天刑。守玄老死天禄阁,巧宦三入承明庭。人生得失雉枭庐,惟有知道可以垂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