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因发怒生气而脸色大变。《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也作「勃然作色」、「勃然色变」。
英语 to suddenly change color showing displeasure, bewilderment etc
【解释】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示例】重耳~,搁杯不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近义词】勃然大怒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勃字的详细解释】:[bó]1.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2.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3.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bèi]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然字的详细解释】: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色字的详细解释】:[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