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幡 丧幡(丧幡) 亦作“ 丧旛 ”。 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七日启关,去丧旛,人始知其复苏。” 欧阳予倩 《屏风后》:“我连送终都没有能去,扶着病回家,看见挂着丧幡白布,父亲还是很严厉地不让我进门。”
喪幡的读音 喪幡的意思
拼音读音:sàng fān]
汉字注音:ㄙㄤˋ ㄈㄢ
简繁字形:丧幡
基本解释
1.亦作"丧旛"。 2.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丧幡
丧幡(丧幡)
亦作“ 丧旛 ”。 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七日启关,去丧旛,人始知其复苏。” 欧阳予倩 《屏风后》:“我连送终都没有能去,扶着病回家,看见挂着丧幡白布,父亲还是很严厉地不让我进门。”
“喪幡”的单字解释
【喪字的详细解释】:[sāng]1.哀葬死者的禮儀。2.泛指與人死亡有關的各種事情。參見“喪事”。3.人的屍體、骨殖。4.指禍難。[sàng]1.喪失;失去。2.人死。3.滅亡;失敗。4.逃亡;流亡。5.消耗,耗費。6.忘記,忘掉。7.悲悼,憂傷。8.神態不滿或不樂的樣子。
【幡字的详细解释】:一种用竹竿等挑起来垂直挂着的长条形旗子。